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开工******
本报电(记者邹雅婷)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,加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及馆藏文物的保护、研究和传承利用,促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,近日,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在京开工。
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是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重大文化设施、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项目,也是“平安故宫”工程子项目之一。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,依山傍水,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,是一座集文物展示、修复、保存和文化传播、观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。
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、部长胡和平在项目开工动员会上指出,北院区的建成,将有助于故宫古建筑空间腾退和修复保护、有效缓解大型珍贵文物科学保护和展示利用问题,为故宫博物院提供新的发展空间,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参观服务和文化体验,也将助力北京市“博物馆之城”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、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
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,故宫博物院将全力支持工程建设,扎实做好北院区未来的整体发展规划,统筹协调故宫博物院本院与北院区的关系,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,推动文明交流互鉴。
《 人民日报海外版 》( 2023年01月10日 第 07 版)
云南怒江:健康教育“背包队”进村开展服务******
李寿华 李春珍 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
图为“背包队”队员为群众送上温热的“大锅药”。
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,新冠感染者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。特别是伴随着元旦、春节临近,迎来大规模返乡潮,做好农村山寨、搬迁社区的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成为重点。
为此,云南省怒江州选派1261名干部组建“保健康、防重症”健康教育“背包队”,12月20日起,深入全州各地,全面开展疫情防治政策、疫情科学防治措施、日常防护知识等宣讲教育服务,为群众答疑解惑。
在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棉谷村党群活动室,村民向队员们提出一些疑问,队员们一一回答。“现在,村里有些人感冒发烧,我们心里也害怕,不知道怎么防护、防治。听了他们的讲解,我们心里就有底了。”村民普三林说。
在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,连日来,“背包队”的队员们一直行走在当地各乡镇、村组、社区,为群众送去健康培训和服务。
“没有发烧症状就不用吃药,这一点大家要记住了。病得不重,可以在家治疗,口服药物,若出现高热不退、呼吸困难的情况,就赶紧去医院治疗。”这是“背包队”队员袁嘉在宣讲中跟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。
袁嘉告诉记者:“我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防护知识、‘阳’后的医疗知识、日常消毒和疫苗接种宣传教育。”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讲培训,提升乡镇、村、社区健康管理人员水平,再通过他们将防控知识覆盖到每一位群众。
农村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点,大部分村民健康防疫知识薄弱、防范意识较差,群体感染风险大。据了解,怒江州至今仍有部分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未接种新冠疫苗。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,做到应接尽接也是此次健康教育“背包队”的一项重点任务。
洛本卓白族乡色德村健康教育“背包队”队长和光才经过培训后,便带着队员入组入户,以院坝会、火塘会的方式,用民族语言向村民普及健康防疫知识,动员没有接种疫苗的老人及时打疫苗。
除了宣讲培训、动员接种疫苗,每到一个村寨、社区,“背包队”都会带上预防新冠感染的中药,免费熬制“大锅药”发放给群众,为群众送去温暖和健康。
“我们非常感谢‘背包队’的到来,一定会防护好自己,保护好自己的健康。”洛本卓白族乡托拖村村民哈目科一边喝着热气腾腾的中药,一边认真聆听着工作队员给大家讲解健康防疫知识。